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,被称为“工业之母”。75%的粗加工工业产品零件、50%的精加工零件均由模具成型,绝大部分塑料制品也由模具成型。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,模具涉及汽车、家电、电子、建材、塑料制品等各个行业,应用范围十分广泛。p>
模具又是效益放大器用模具加工产品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,而且还具有节约原材料、降低能耗和成本、保持产品高一致性等特点。在国外,模具被称为;金钥匙;进入富裕社会的原动力等等。据国外统计资料,模具可带动其相关产业的比例大约是1:100,即模具发展1亿元,可带动相关产业100亿元。
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在“亚洲制造业论坛”上表示,中国制造业承接国际产业转移,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不断提升,已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,目前中国在全球制造业的规模已上升至世界第三位。
改革开放以来,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,中国制造业持续高速发展,成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拉动力量。
其发展特点,一是制造业对外贸易快速发展。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中比重超过90%。
制成品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大幅度增加。能源、化工、建材、纺织、家电、电子等十几个行业百余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。
二是制造业利用外资长足发展,投资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、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。同时,外商投资的产业链延伸和配套规模不断扩大,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研发机构逐步增多。
三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得到提高,部分行业已开始与国际接轨,采用国际标准或引进外国技术、资金进行生产、加工和销售,竞争能力提高。
据介绍,1980年,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仅占世界的1.5%。
1990年,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超过巴西,位居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之首,占全球比重的2.7%,进入了世界制造业10强,位居第八。
2000年,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比重达7.0%,仅次于美国、日本和德国,在世界10强中居第四位。
2004年,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份额提高至10%,排名超过德国,上升至世界第三位。